成都的朋友们注意啦!2025年8月,咱们地铁在建的几条线路都有大动作,进展那是相当给力。市域(郊)铁路成德线的鸭子河大桥,那个最关键的控制性工程,涉河段的中跨和次中跨已经顺利合龙了;还有轨道交通13号线一期和17号线二期,加起来27个车站都完成移交了。这几步走完,离这三条线年内开通又近了一大步,想想都让人期待!具体来说,13号线一期已经交了10个车站给运营方,17号线二期整个线路都开始空载试运行了,成德线呢,靠着桥梁合龙,也给后面铺铁轨扫清了障碍。
13号线一期:串起文化地标,开通时间有调整
13号线一期可是成都快线网里的重要角色,2019年11月就开工了,本来计划2024年开通,后来调整到了2025年。这条线从西边的瓦窑滩站一直到东边的龙安站,全长快30公里,设了21个地下车站,把杜甫草堂、青羊宫这些有名的文化打卡地,还有四川师大这样的学校都连了起来,以后出门耍或者上学都方便多了。
建设的时候改了好几次,环评阶段多加了小南街站和龙华寺站,还把三圣花乡到龙华寺那段从高架改成了地下,为啥呢?就是怕影响城市的颜值嘛,得让成都看起来更舒服。
说到青羊宫站,那施工可真不容易。它在市中心核心位置,施工的地方特别小,周围交通又堵得厉害,稍微动一下就可能影响大家出行。建设团队有办法,错开高峰时间运材料,还用上了工厂预制好零件再到现场组装的装配式机房技术,这样干活又快又精准,真是把难题给解决了。
17号线二期:一期早就通了,二期今年下半年有望开通
17号线二期是一期的延伸。一期2020年12月就通了,大家反响还不错,二期2017年12月开工,原计划2024年通车,因为工程有点复杂,就改到2025年下半年了。
这条线从机投桥站到高洪站,长24.76公里,18个地下车站,要经过武侯区、金牛区、青羊区、成华区,等和一期连起来后,双流国际机场、成都西站这些交通枢纽就能串得更顺了,以后赶飞机、赶火车换地铁就方便多了。
西大街站那块施工也是个大难题,在西大街和宁夏街交叉的地方,车多不说,地下管线还乱得像一团麻,稍微不注意就可能挖坏。施工团队用了半盖挖的方法,还改了十次交通疏导方案,就为了尽量别影响周围的居民和车辆通行,真是下了不少功夫。
成德线:成渝双城经济圈重点工程,成都到德阳半小时可达
成德线是成渝双城经济圈的重点工程,2023年2月拿到了可研批复,这次鸭子河大桥合龙,说明工程进入了新阶段。它从成都的韦家碾站到德阳北站,全长70多公里,设了15个车站,地下段时速120公里,高架段160公里,预计2027年能通车。
这条线建好后,成都到德阳半小时就能到,想想看,以前坐火车或者开车可能得花一个多小时,以后半小时就到了,对两地的产业、人口和各种资源流动帮助可大了,能让“轨道同城”来得更快。以后德阳的朋友来成都逛街、上班,成都的朋友去德阳耍,都方便得很。
今年成都地铁还有这些线要开通,运营里程将大幅增加
其实2025年成都地铁建设挺热闹的,不光前面说的三条线,10号线三期和30号线一期也计划今年开通,到时候全市地铁运营里程能到759.5公里,这个数字还是很可观的。
10号线三期连接双流机场和市中心,就5个车站,年底差不多能通,以后从机场到市区又多了个方便的选择。30号线一期从双流机场2航站楼东站到龙泉站,长27.76公里,24个车站,今年1月就把轨行区交出去了,开始动车调试,通车也指日可待。
这四条线开通后,城南的地铁网会更密,对临空经济区和东部新城发展有好处,能帮着成都形成“轨道上的都市圈”,以后在成都不管去哪,坐地铁可能都是首选了。
这次这三条线路的进展,不只是成都地铁建设的一个里程碑,更能看出城市发展的方向。13号线一期把文化地标串起来,能帮着打造“公园城市”的牌子;17号线二期让市中心和外围联系更紧,能缓解城西的交通压力;成德线则靠着“轨道同城”推动区域一起发展,给成渝双城经济圈做个好榜样。咱们就等着这些地铁线路开通,享受更方便的出行吧!